您好,欢迎访问明润教育官方网站!

全国咨询电话:
0371-55551338

新闻资讯

批评孩子也是有诀窍的,你做对了吗?

来源:明润教育 浏览: 发布日期:2021.12.27

  当孩子犯了一次性的错误,并且是明知故犯的情况下,家长可以使用批评这个工具。但是如果孩子身上的缺点毛病是稳定的,已经形成了习惯,用批评这个工具是不好用的。而且会越批孩子的毛病越改不掉。事实上,很多家长就是用批评把孩子的缺点毛病给固定下来的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批评是一个不好用的工具,经过系统训练才能使用。
  要想熟练地掌握批评的使用方法,就应该遵循以下几点:
  1.适用批评的场合。
  对于孩子的行为,应该说犯错误是常态,把事情做对是特例。
  如果孩子事先没有被教导或没有被警告,那么他做了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所谓的“错事”,是不应该被指责的。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错误,那么你批评他,他会不服而产生逆反心理,以后你正确的话他也听进去了;或者把他给批傻了,下次什么也不敢做了,变得唯唯诺诺,自卑怯懦。所以对孩子进行批评的场合是:
  (1)孩子对其所犯的错误是明知故犯;
  (2)该错误行为是初犯,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习惯。如果形成了稳定的坏习惯,批评这个工具就失效了,并且会越批越严重。
  2.批评的矛头只能针对“行为”而不能指向“人本身”,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。
  比如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不应该做出“撒谎的行为”,而不能说孩子因此就是一个“撒谎的人”。我们了解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。当我们批评孩子的行为时,那意味着只要他不再做此“行为”就可以了,他还可以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;而当我们说孩子是撒谎的“人”时,那就意味着今后他无论怎么做没有用了,都无法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了。使他感觉没希望了。并且当我们破坏性地批评孩子时,扼杀的是孩子精神人格,伤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,贬损的是他的自我价值,使他失去改掉缺点把事情做好的动力。
  在这里,给大家分享一个批评公式:批评=陈述事实+确认可罚性+表达感受(痛苦)+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+期望。
 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该掉缺点,以后不再重犯,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我们就要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,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。要实施一次批评:
  (1)陈述事实。
  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,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,这是批评他的前提。
  (2)确认可罚性。
  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,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,给出批评的理由。
  (3)表达感受。
  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,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,使你感到非常痛心,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,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。
  (4)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。
  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,虽然他的行为错了,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,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,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家庭教育。在你心中,他的“行为”虽然出了错误,但是他的“人”还是个好人。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。
  (5)表达期望。
  这是告诉孩子,尽管他犯了错误,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,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。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。
  其实,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,家长跟孩子的沟通都是有很多技巧的。

Copyright © 2022 河南明润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备案号:  豫ICP备19045689号-1    营业执照 

服务电话

0371-55551338

添加微信咨询